English Version

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管理層添兩新成員 李偉展博士及劉亮國博士談新崗位願景

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管理層最近增添兩名新成員。科學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李偉展博士本年一月起出任副院長(學術質素保證及提升)新職;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助理教授劉亮國博士則於八月開始出任助理院長(本科教育及學生事務)。

李博士在新崗位上負責監督學院與課程質素保證和提升有關的政策、策略部署和操作計劃的執行。而劉博士在其新職務中將負責協助副院長(本科教育及學生事務)監督學士學位課程的推行,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促進他們的學習成果。

今期的FLASS FORWARD邀請到新加入學院管理層的兩位新成員接受訪問,與讀者分享他們的教學經驗、管理課程時的體會,和處理學生學習和適應事宜的心得。兩位學者在訪談中娓娓道來對於新崗位的願景和想法。就著學生在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和香港教育大學完成數年學習生涯後應該學到甚麼,兩位學者亦在訪問中分享自己的看法。

李博士於2012年加入本學院,那時學院還稱作文理學院,到了2012年9月 1日才易名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李博士愛好遠足,常於觀賞自然時獲得深刻啟發。他也愛拍攝自然風景照片。

劉博士在2013年加入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她是一位建築歷史專家,愛遊覽世界各地,參觀歷史遺址,並帶領學生進行田野考察。她也熱愛音樂,從小已懂得演奏多種樂器。

 

問: 你作為學院管理層新成員,對現在的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有甚麼看法?你會怎樣描述你的學系?

李博士: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的學術組成真的很廣泛,以科學與環境學系為例,系內有物理學家、化學家、天文學家、環境毒理學家及科學教育的專家等等。在這兼容並蓄的環境內,我們的工作卻有一個大方向,我們的研究都圍繞著環境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在科學與環境學系裡,不同學術範疇的學者有著共同目標,致力研究能有效保護環境的科技,共同建立一套著眼於可持續發展的課程,並提高公眾對環境保育的意識,加強社會對環保議題的關注。

教育是教大的核心學術強項。除了環境保育和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外,科學與環境學系跟隨教大以教育為本的思想,把教育設定成學系的另外一個重點。我們為在職教師提供大量培訓課程,這些課程讓他們掌握教育領域的最新發展,例如,約在十年前當STEM的概念被引入香港時(STEM指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有時更會加入藝術(Arts)而成為STEAM),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為在職教師舉辦了大量研討會和短期進修班,讓他們接觸新想法,有所增益。

我在學院管理層的新崗位是要確保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的課程質素,我們將不時就課程的設計和內容作出必要的改善,以迎合持分者各種需要。談到學生質素,我認為畢業生得到的口碑和獎項也可作為本院畢業生質素的明證。在我服務的十年間,我發覺很多中小學管理層喜歡聘用我們的畢業生,本院不少校友曾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這都反映出投身成為教育專業人員的畢業生質素優異。

劉博士:我同意不論在學院或是學系的層次,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都非常重視兼容並蓄。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擁有音樂家、音樂學者、視覺藝術家、藝術史學者,以及國際和本地各式藝術的專家,包括數碼媒體、粵劇、社區藝術方面的專家,數之不盡。雖然這群專家的學術背景包羅萬有,他們卻能互相補足,相輔相成。學院中更有很多跨系合作的機會,例如,我就曾任教由科學與環境學系開辦的數門課程。

教育課程的演變,給跨學科教與學帶來新意念。市場對藝術、文化、可持續發展、科學、技術等領域的人才需求日殷。對此,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一向積極回應,例如,學院於年前推出「創意與STEM/STEAM」副修課程,由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和科學與環境學系合辦。這課程結合兩個學系的優勢,透過以體驗和活動為基礎的學習模式,幫助學生了解創意,提升創作力。學院的靈活性和跨學科合作從這個課程可見一斑。

 

問: 可否與讀者分享一下你的研究興趣?你的經驗怎樣有助你擔當你在學院管理層的新職務?

李博士:我的研究興趣包括土壤和水中的重金屬污染、毒理學和微生物學。我會運用我在生物學、環境化學和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來量度、評估和改善中國內地和孟加拉污染地區的環境問題。

我的研究主要圍繞環境污染,在從事科學研究時,我都會按照嚴僅的程序來進行實驗、收集數據和作出預測。同樣的思考方式可以應用於學術質素保證的工作上,因為學術質素保證就是關乎設計一套有系統的流程來評估我們的教學及課程是否達到一定水平。人們經常以質論質,我則按照科學及有系統的方式,使用量化的指標來衡量質素。科學訓練讓我懂得有系統地解決問題,我相信這種處理方式在我的新職務上會大派用場,使課程的質素得到保證和提升。

 

科學訓練讓我懂得有系統地解決問題,我相信這種處理方式在我的新職務上會大派用場,使課程的質素得到保證和提升。

 

我在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工作期間,當中有四年擔任不同課程的課程主任,因而得到推行課程的親身體驗,和認識到學生與教職員之間的溝通平台,例如教職員及學生諮詢會。我在新崗位的其中一項主要工作是充當學院和大學中央之間的橋樑,我相信我在促進各方之間溝通的經驗,將有助我履行質素保證和提升的新職務。

在新崗位上,我從大學中央或外部機構收到大量關於如何量度質素的資訊。我會把這些資訊分享給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內負責協調不同學術課程的同事。我也有很多機會了解其他學院和其他大專院校推行課程的新趨勢。我面對的其中一個主要挑戰,是把其他學院及院校的良好做法,有效地與本院的同事分享,以改良我們的課程。我也將與各個課程主任積極配合,制定行動計劃,不時審視課程質素,確保質優。

 

劉博士:我的博士研究是在建築領域,以建築、歷史、文化和人之間的關係為重點。事實上,人是我研究的核心。我的學術訓練讓我認識到尊重人的意見、故事和獨特性的重要。我在學院負責學與教的工作時,仍舊本著以人為本的處事原則。

 

 我在學院負責學與教的工作時,仍舊本著以人為本的處事原則。

 

自去年二月以來,我一直擔任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學與教委員會的主席;之前也有數年出任視覺藝術、音樂和體育等教育學士課程的課程主任。當時我需要處理不少學生事務,亦曾參與過有關終止學生學習或推遲畢業時間的決策過程。在作出決定前,我總會花時間聆聽學生的苦衷,了解他們表現不佳背後的原因,或者讓他們感到困惑的情緒問題。當學生遇到困難時,重要的是教師要給予足夠的鼓勵,並與他們一起尋找可行的解決方法,幫助他們克服困難。

我相信老師對於塑造年輕人的生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處理學生事務時最重要的並非結果或最終決定,而是我們如何處理學生面對的處境,以及如何做出相應的決定。

 

問: 除了學術知識外,大學生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還應該學會甚麼?

李博士:從我與中小學管理層的互動中,我發現他們對教師的態度抱有很高的期望。在決定聘請教師時,他們對求職者教育熱情的關注,尤過於他的學術造詣。我認為這是由於在培育學生方面,老師的性格比學科知識來得更重要。

我們不能低估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加拿大勵志作家Robin Sharma在訪談中曾說過:「言語能夠激發,亦能毀滅一個人;你當好好選擇你的言語。」(Words can inspire and words can destroy. Choose yours well.) 我認為Sharma說得很對,尤其是對於教師這門專業來說。教大同學畢業後,若想成為一名教師,應學會如何選擇正確的語言,以及如何以正確的態度來跟學生相處。

 

言語能夠激發,亦能毀滅一個人;你當好好選擇你的言語。

 

可是,我們又如何讓同學意識到教師的態度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呢?我認為同理心是一名教師與學生互動時保持敏感度的關鍵。抱持同理心意味著你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在教學的環境中,具體意思是指在判斷學生之前,易地而處,想一想假如自己身處相同的情況會怎樣。

以本院攻讀教育學士課程的同學為例,其中一個畢業要求是他們必須在本地學校當實習教師。我觀察到,他們在當實習老師的初段,較傾向於懲罰違反規則的學生,但經過一段時間,當他們與學生多了交流後,他們會開始了解學生的情況,逐漸在處理紀律問題時表現得有彈性,對個別學生的特殊情況更為敏銳。他們在處理有行為問題的學生時,首先想到的或許不再是懲罰學生。在處理患有過度活躍症(ADHD) 或自閉症(ASD) 的學生時,對於老師們更是一大挑戰。

以往的教學理念經常強調,先管而後教。然而,今天教師更關注學生多樣化的需求,並更靈活地執行課堂管理。我經常鼓勵同學著眼於人積極、善良的一面,我相信作為教師,其中一個責任是激發和鼓勵學生學習,我相信人受到鼓勵便會更有推動力去學習。

回到你問的問題,一位好老師應該具備甚麼素質?我很認同中國古人所說的「傳道、授業、解惑」。我覺得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的老師都應該具備這些品質,也應該以培育下一代有這些品質為己任。

劉博士:我相信從工作中學習能事半功倍。我認為學生不僅要在大學裡努力學習學科知識,還應該在校外積極尋求實習、見習或職前培訓的機會,以增添實際工作經驗來充實自己。我記得我攻讀博士學位時,在一家建築物保育機構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在現實工作環境中與行業中的專業人士一起工作,學到了很多東西。這是讓我最有裨益的經歷之一。

 

學生的學習旅程不應停留在校園的範圍內。

 

傳統上,教室、實驗室和演講廳等場所被視為學生獲取知識的地方;但學生的學習旅程不應停留在校園的範圍內。以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為例,許多修讀本系課程的學生在暑假期間在本地或海外的公共或私營公司、博物館、音樂團體或管弦樂團實習,這些地方讓學生受環境薰陶,得以沉浸其中。對於那些家境清貧的同學來說,這些實習機會更是難能可貴,他們藉此接觸到另一種文化。有些同學還遠赴克羅地亞、阿姆斯特丹、巴塞羅那、韓國以及其他地方作短期研習,令他們大開眼界,擴闊國際視野。

對實習期間的學生,我總是鼓勵他們要積極主動協助上司和同事,而不是等待分派工作。我發現工作經歷為學生帶來多方面的改變。他們從實地工作場所回來後,往往會變得更加成熟,更加積極學習,以至更認真地完成他們在教大的課程。至少這些學生變得更加守時,懂得回應別人的要求,以至更加注重他們的儀容。

 

問: 可否舉出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的一些強項?

李博士:我們其中一項強處是對市場趨勢反應迅速。學院將在 2022/23 學年推出五個新課程,以回應市場對體育發展、生命教育、社會企業、社區發展、環境管理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人才需求。 我們已進入 21 世紀,在新時代,知識將更加個人化,資訊和教育科技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愈來愈廣泛,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一直緊貼人力市場和教育學的變化,並將繼續設計和改良我們的課程,以適應社會的最新趨勢。

劉博士: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致力為同學提供與工作相結合的學習體驗,以及探索不同文化的機會。學院緊貼市場,了解市場需要甚麼樣的人才。正如我之前所說,市場需要的人才不僅要掌握書本知識,也要了解職場文化。我們將繼續為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累積實戰經驗,由此而掌握如人際交往和組織能力等重要的軟技能,以及培育他們正直、負責和謙遜等品質。

 

問: 可以跟讀者分享你一句座右銘或者格言嗎?

李博士(最右)是賽馬會學生宿舍的舍監,他每年都會帶領為宿舍學生導師而辦的訓練營。

李博士(前排,右)參加賽馬會學生宿舍迎新晚會,他熱誠地鼓勵學生藉著舍堂生活學習自我管理、建立人際關係、鍛煉組織和領導技巧。

李博士在一個為教大同學而辦的中國東北吉林省生態考察團中,拍攝研究區域。

李博士率領教大同學到中國東北吉林省作生態考察。

李博士:工作上,我總是用兩句話來提醒自己:「信任而不放任」和「熱心而不干預」。無論是管理課程還是帶領學生,我都謹守這兩句話。

我盡量不干預別人的工作,因為我相信各人有各自的方式完成他們的職務。再以我的新職務為例,學術質素保證如要妥善執行,須依賴完善的管理制度,那是一套根據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和教大中央制定的參數而設計的制度。有了完善的制度,我知道我應該如何劃界,甚麼時候需要把手放開,甚麼時候需要為同事提供幫助,並與他們一起尋找解決方案,確保結果達到設定的期望和要求。

簡而言之,我把自己看成為一名守門員。我不會指導球場上的球員如何進行比賽。我相信我的同事有能力提供優質的教育;但是,當我察覺到預期結果和實際成果之間有差距時,便會主動提出建議。

劉博士(左)喜歡探索本地的建築遺產。她與一些建築保育人士和藝術史專家在皇都戲院進行活化工程期間,一起在劇院屋頂上留影。

劉博士喜歡參觀歷史遺跡和地標建築。雅典巴特農神殿是西方文明的其中一個搖籃,令她油然起敬,望而生畏。

劉博士(中,右二)的研究通常涉及人種誌,研究人、文化和環境三者間的關係。她與其他建築師和電影檔案員,訪問了太平戲院創辦人的孫女源女士(後排左一),該戲院最初於 1904 年啟用,並於 1931 年重建,最終於 1981 年關閉。源女士將所有與戲院有關的文件和照片捐贈給博物館和香港電影資料館

劉博士(前排,手握扶手)帶領科學與環境學系和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學生參觀中環元創方。該建築的前身為歷史悠久的已婚警察宿舍,改建後的元創方為一座擁有多個藝術場所和設計工作室的文化綜合設施。

劉博士:我的座右銘是:「敢於創新,虛懷若谷」。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聚集了包括音樂家、視覺藝術家和攝影師等不同的藝術家,創造力是讓他們保持活力的最重要的元素。無論你是學者還是學生,你都需要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同一個想法。

我喜歡建築,因為它也是一個充滿創造力的領域。在西方傳統中,建築被廣泛視為一門藝術。建築風格變化多端,由此創造出美麗的建築物,透過建築設計讓環境變得更宜人,這都需要許多創新的意念。

有些人會說,保持謙虛與敢於創新是完全相反的兩個特質,但我認為它們是相輔相成的。我們需要創造力來打破常規和嘗試新事物。我們也需要時刻提醒自己,總有一些事情是我們不認識的。無論你多麼聰明或知識淵博,如果你能夠保持謙虛,總能學得到更多東西。愛因斯坦曾說:「我知道得愈多,便愈察覺到有更多是我所不知道的。」未開發的知識海洋浩瀚如煙,即使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天才也不禁高山仰止。世界如此之大,人類需要保持謙虛的心不斷探索。